“时间不早了,该我下井了。”8月25日8时35分,皖北煤电集团恒源股份钱营孜煤矿党委书记蔡兆林处理完案头工作后,快步赶往井口。换好服装,领上矿灯、自救器,他要和工人一起乘罐笼下到650多米深的矿井。这已是蔡兆林本月第16次和工人一起下井了,接下来,他将在井下劳动、巡查好几个小时。
安徽皖北矿区属于地质条件复杂矿区,所属11对矿井中,就有5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对按煤与瓦斯突出设计矿井(在建),2对高瓦斯矿井及6对受水患威胁严重矿井。为贯彻落实煤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的安全生产“铁律”,皖北煤电集团从下井次数、下井时间和工作任务三方面对矿领导都作出了硬性规定。
记者了解到, 目前在皖北煤电,正矿级领导每月下井不少于10次,副矿级领导不少于15次;矿领导每次下井时间不少于6小时。同时,下井的矿领导必须在井下现场向集团公司汇报工作。集团公司每月公布领导下井情况,并与煤矿安全考核挂钩。
“井下安全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矿领导亲身下井,更能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安全的重要。如果井下存在安全隐患,深入一线的矿领导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指挥调度能够更加到位,不留死角。”蔡兆林说。
在“领导与职工同下井”的基础上,皖北煤电集团还推行了“干部下井劳动,工人参与管理”的新模式,使安全生产实现了“班组全覆盖,员工全参与”。 “在共同劳动中,工人们更愿意说掏心话,一方面融洽了干群关系,另一方面也使煤矿制定政策更加有针对性,更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钱营孜矿长陈鹏说,“在干部与工人的交流中,还会不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一些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工艺流程改进创新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完成的。”
皖北煤电集团是安徽省属12户重点企业集团之一,所属16对矿井(含在建3对),煤炭产能3000万吨,煤化工产能100万吨,员工总数近40000人。2009年,集团生产原煤1400万吨,煤炭交易量2000万吨以上,煤化工产量79.3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